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

黑道小三

我們家老三
是女的
已經一歲半了

一理解能力很好,說什麼都聽得懂
二不愛說話,寧可拉著你去做某件事,也不開口
三出手兇狠,尤其和哥哥搶奪玩具和捏媽媽時

爸爸歸納以上行為模式
得到的結論是:
根本就是黑道大哥的作風

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

蔗埕文化園區



難得爸爸週末沒課,本想計畫一趟中部地區二天一夜的家庭旅遊,但是看了氣象預報都說有50-60%的降雨,只好改變策略,規劃當天來回的行程,週六一家五口前往爸爸兒時的故居嘉義,由爸爸開車兼領隊,到新港奉天宮和六腳鄉的蒜頭糖廠。

奉天宮供奉的是媽祖娘娘,不知道週六是什麼活動,除了進香遊客絡繹不絕,還有小型的廟會遊行,敲鑼打鼓、嗩吶喇叭、神明出巡,好不熱鬧,文元說會害怕帶面具的人,其實那是七爺八爺。記得小時候我也會怕,怕不聽話就會被抓走,想想還真有趣,原來神明也可以管教孩子。去新港的真正目的其實不是拜拜,而是爸爸兒時的回憶鴨肉羹和新港飴。一碗鴨肉羹,滿滿的新鮮竹筍和片過的鴨肉,完全沒有腥味,還帶有一點甜味,配上烏醋更是一絕,連我們家才一歲半的老三都吃了半碗。

飽餐過後前往六腳鄉的「蒜頭糖廠」,雖有「蒜頭」二字,這兒並非生產大蒜的地方,而是台糖早年三大糖廠之一。(目前台灣還有製糖的糖廠只剩虎尾和善化了,下次買糖時可以看一下包裝,台灣的糖比較香甜喔!)民國90年納莉颱風造成蒜頭糖廠廠區淹水,製糖設備嚴重毀損,因此停止了製糖業務,轉型為休閒觀光糖場,改名為「蔗埕文化園區」。除了古色古香的檜木火車站和古早味的敲鐘,到此的目的是為了廠區特有的「五分車」,因為文元超愛火車。我們很幸運,本來要等到下午3點才有發車,因為遊覽車帶來了一批遊客,我們提早搭上順風車。「五分車」本來是以運送甘蔗為主的,改成觀光列車後,以時速5公里的緩慢速度帶著我們環繞糖廠園區及周邊甘蔗田一圈,幅員遼闊的台糖用地,一部份已經規劃為故宮南院建地,其它的除了種植白甘蔗,還有香瓜類的水果,嘉南平原的遼闊盡收眼底。很特別的是,蒜頭糖廠的五分車路線,在盡頭處沒有辦法掉換車頭,所以當五分車開到盡頭時,就要靠著另一端的車頭再拉回來。很像阿里山「之」字形小火車。

除了五分車,我們一家還嘗試了「小板車」,小板車早期是鐵路工人在鐵軌上來回移動的簡易交通工具,必須費勁地用雙手撐竿前進,改良後則用雙腳輕踏即可向前。我們碰到一位超級熱情熱心的老先生,不時提醒我們:「緩緩踩、不要急,現在沒有別人可以慢慢玩。」到軌道盡頭時,還見識到小板車以電動方式轉向的圓盤工具,將鐵軌轉向,方便將小板車踩回原點,因為後頭沒有其他遊客,所以文心、文元都嘗試當司機,只是辛苦的是爸爸,還得用腳著地協助推行。
     嘉義一日遊,就在田寮月世界土雞城大啖美食中劃上完美的句點,週六的夜晚,全家早早就寢,每個人都睡得很香甜。

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

代價

紊亂繁忙裡偷些時間,通常都是清晨5點半或是三更半夜,看看書、論文、線上演講、電影,準備寫點東西。

在一個環境待久了,熟悉了生存之道,疲乏感與倦怠感油然而生,日復一日的教學、批閱、備課、做評鑑、寫計畫,心裡其實很清楚:意義不大。

意義的多寡,有時不在於這些事情的價值或值不值得去做,而是做了之後,心裡是否存有一份踏實感與成就感。

在隨波逐流的生態中,看見追尋真理的動力漸漸消失,渴望新知的悸動漸漸湮沒。在賺取勞力血汗工資的同時,理想與抱負漸行漸遠漸無聲……